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北护美视觉中国 资料图
当地时间2月21日,溪事应俄罗斯要求,议上联合国安理会就去年9月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指欧洲灭证袒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举行公开会议 。
据半岛电视台与美联社报道 ,国美在会议召开之前,布阴德国、谋论瑞典和丹麦在给安理会的俄方一封联名信中说,他们的安理调查已经证实北溪管道是因为蓄意造成的强烈爆炸而出现大面积破坏 ,并重申破坏输油管道的北护美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危及国际安全。溪事信中表示 ,议上德国、指欧洲灭证袒瑞典和丹麦尚不清楚调查何时能够结束 ,俄罗斯当局也被告知该情况 。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2日报道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表示 ,根据关于成立调查北溪管道破坏事件的委员会决议草案的第一轮磋商,西方国家没有表现出合作的意愿。涅边贾还称,丹麦、瑞典和德国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不仅不透明,而且是在消灭罪证,袒护华盛顿,莫斯科方面要求进行独立调查。
据联合国新闻网站消息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约翰•凯利(John Kelley)在会议上表示 ,俄罗斯此次要求召开会议 ,是迫切希望改变话题 ,公然企图分散人们对俄乌冲突一周年的注意力 。约翰•凯利指责称,俄罗斯滥用其作为安理会成员的地位在会议平台上散布阴谋论,有关美国参与破坏行为的指控完全是错误的。约翰•凯利表明 ,当各国不愿或无法进行调查时 ,应保留联合国调查的资源。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 ,此次会议正式召开前 ,俄罗斯方面就曾控诉称美国是北溪管道爆炸的幕后黑手,并称这次破坏行动是在美国领导层一再威胁北溪之后发生的。美国方面则否认了这一指控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奈德•普莱斯(Ned Price)上周回应称 ,有关美国参与打击北溪管道的说法纯属虚假信息。
据联合国新闻网站消息,联合国主管政治和建设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迪卡洛(Rosemary DiCarlo)在会上对安理会表示,目前围绕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存在猜测,事件本身也具有敏感性,联合国因此敦促各相关方保持克制,避免做出任何可能令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的无端指责。迪卡洛在发言中强调 ,联合国已得知由瑞典、德国和丹麦各自展开的调查仍在进行中,联合国无法核实或确认与该事件有关的任何指控,我们等待正在进行中的国家调查取得结果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出席会议并发言表示,中方支持加快调查进程 ,迅速查明事实真相。任何对跨国基础设施的蓄意破坏都是恶性行为。如果不能查明北溪管道被破坏的原委和责任者,将会发出错误信号,让那些图谋不轨者认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 。对此事开展客观 、公正、专业的调查,尽早公布调查结果,并追究有关责任 ,不仅关乎事件本身,也关乎全球跨国基础设施安全,与每个国家的利益和关切都息息相关。联合国作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国际机构,可以为开展国际调查、保障跨国基础设施安全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中方欢迎俄罗斯在安理会提出的决议草案,认为就北溪管道被破坏问题授权开展国际调查有重要意义 。
据联合国新闻网站资料显示 ,2022年9月26日至29日期间 ,在波罗的海博恩霍尔姆岛附近的两条北溪海底输气管道中先后发现了共四处泄漏。当时这两条管道均未处于运行状态,北溪-1管道的供气在9月已经停止,而北溪-2管道从未投入使用 。不过,据称在事件发生时,涉事管道中储存着数亿立方米的天然气。2022年10月18日,丹麦哥本哈根警方报告称,对泄漏事件的初步调查发现,造成管道损坏的原因是强烈的爆炸。